大顯神通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 xiǎn shén tōng
基本解釋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他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大顯神通。”
大顯神通的典故
在天竺國玉華縣,孫悟空三人的兵器半夜里被人偷走。孫悟空四處探訪,在豹頭山遇到兩個虎口洞的狼頭怪妖,正要去集市采辦豬羊,原來它們大王昨夜里得了三般兵器,準備要開釘鈀宴。孫悟空定住了兩個小妖,奪了銀兩和腰牌回來。
經過商量,孫悟空三人決定將計就計,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大顯神通:八戒和悟空念動咒語,霎時就變得與那兩個狼頭怪妖一般無二,將腰牌掛了,沙僧裝做販豬羊的客人,一起趕著七八口豬、四五只羊,上大路,徑奔那虎口洞而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大顯神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挺身而出 |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后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復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
痛定思痛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慷慨悲歌 | 晉 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鐘期信為賢。”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別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