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發絲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極其微小。
出處宋·陳亮《跋焦伯強帖》:“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發絲粟之才,皆得以牽連成就,況若伯強之卓然能自見者乎!”
基礎信息
拼音háo fā sī sù
注音ㄏㄠˊ ㄈㄚ ㄙ ㄙㄨˋ
繁體毫發絲粟
感情毫發絲粟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形容小事物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積不相能(意思解釋)
- 翹尾巴(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杜絕言路(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毫發絲粟的意思解釋、毫發絲粟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書通二酉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