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頂至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摩頂放踵。
出處南朝·梁·吳均《行路難》:“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例子《舊唐書·薛登傳》:“上啟陳詩,唯希咳唾之澤;摩頂至足,冀荷提攜之恩。”
基礎信息
拼音mó dǐng zhì zú
注音ㄇㄛˊ ㄉ一ㄥˇ ㄓˋ ㄗㄨˊ
繁體摩頂至足
感情摩頂至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不辭勞苦。
近義詞摩頂至踵
英語wear oneself out from head to foot to help othe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青天霹靂(意思解釋)
- 后繼有人(意思解釋)
- 順口溜(意思解釋)
- 長夜之飲(意思解釋)
- 蠢蠢欲動(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揮霍無度(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摩頂至足的意思解釋、摩頂至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抽薪止沸 | 抽掉鍋底下正燃燒的柴火,使鍋里的水不再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經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凈利索。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處實效功 |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講究功效。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