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共鑒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鑒:審察。天公、眾人皆可審察。表示誠實無欺。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29回:“區區之心,唯以地方秩序為主,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始終不渝,天人共鑒?!?/p>
例子區區之心,唯以地方秩序為主,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始終不渝,天人共鑒。(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九回)
基礎信息
拼音tiān rén gòng jiàn
注音ㄊ一ㄢ ㄖㄣˊ ㄍㄨㄥˋ ㄐ一ㄢˋ
繁體天人共鑒
感情天人共鑒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有兩下子(意思解釋)
- 逆道亂常(意思解釋)
- 師心自是(意思解釋)
- 章甫薦履(意思解釋)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供不應求(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臨危授命(意思解釋)
- 材優干濟(意思解釋)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釋)
- 勿謂言之不預(意思解釋)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隨俗雅化(意思解釋)
- 留戀不舍(意思解釋)
- 好來好去(意思解釋)
※ 天人共鑒的意思解釋、天人共鑒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遏惡揚善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窮年累世 | 形容時間長久。 |
勢力之交 |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色厲內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