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鼎鼐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出處《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例子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萬人之上,調和鼎鼐,燮理陰陽。(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
基礎信息
拼音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音ㄊ一ㄠˊ ㄏㄜˊ ㄉ一ㄥˇ ㄋㄞˋ
繁體調咊鼎鼐
感情調和鼎鼐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多指宰相職責。
謎語宰相職責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乘風破浪(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無法無天(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叫化子(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調和鼎鼐的意思解釋、調和鼎鼐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禍亂滔天 |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
體恤入微 | 同“體貼入微”。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金光閃閃 |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