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ò yú
注音ㄊㄨㄛˋ ㄩˊ
繁體唾餘
⒈ ?比喻別人的無足輕重的點滴言論或意見。
例拾人唾余。
英rubbish; castoff; crumbs from the table of one's master; word or little importance;
⒈ ?唾液之余。喻別人的點滴言論。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恤贈諫官之謬》:“夫 杜泰 兇豎,讒殺 從謙,死有餘辜,其唾餘豈士大夫可拾者?”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十六國春秋>載孔子事獨奇》:“《十六國春秋》名為一百卷,而事跡寥寥,皆《晉書·載記》之唾餘,斷非 崔鴻 之舊本。”
陶曾佑 《中國文學之概觀》:“慎毋數典忘祖,徒歡迎晳種之唾餘;舍己蕓人,盡捐棄 神州 之特質。”
魯迅 《熱風·對于批評家的希望》:“獨有靠了一兩本‘西方’的舊批評論,或則撈一點頭腦板滯的先生們的唾余……也到文壇上來踐踏,則我以為委實太濫用了批評的權威。”
⒈ ?比喻他人意見或言論的余緒點滴,微不足道。
1., 在前進的道路上,史群有不甘拾人唾余,一方面秉承傳統藥理,一方面緊跟現代先進醫療技術,終于配制成了治療各類肝病的200多個藥方。
2.玉石丸不過是小王我的唾余而已,雖說被我用妖力養護后確實有些裨益之處,卻也只能對我族中人有所助力,對他族而言似乎……
3.玉石丸不過是小王我的唾余而已,雖說被我用妖力養護后確實有些裨益之處,卻也只能對我族中人有所助力,對他族而言似乎……
4.因此,文字功夫不濟,到頭來恐怕還是會拾人唾余,邯鄲學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