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ú kè
注音ㄓㄨˊ ㄎㄜˋ
⒈ ?在竹制器物上雕刻文字圖畫的藝術(shù),流行于我國南方各地,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有浮雕、鏤雕、陰刻等方法。
⒈ ?在竹制器物上雕刻文字圖畫的藝術(shù),流行于我國南方各地,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有浮雕、鏤雕、陰刻等方法。
引《文匯報(bào)》1983.8.10:“竹刻是我國獨(dú)特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織紋美觀的竹編器。到了 明 代,竹刻史上出現(xiàn)了 上海 的‘嘉定派’。”
⒈ ?一種在竹制品上雕刻字、畫的藝術(shù)。唐宋時即流行于我國南方各地,以上海嘉定最為著名,朱松鄰為代表,稱為「嘉定派」;另有皖派、金陵派。至清道光年間,湯碩年、吳玉田合此三派為一家。
1.在33個比賽項(xiàng)目中,竹子工藝就占了6項(xiàng),包括竹根雕、揚(yáng)中竹編、嘉定竹刻、黃巖翻簧竹刻等。
2.寶慶竹刻歷史悠久,工藝精美,手法多樣,尤以雅潔賽玉的翻簧竹刻著稱。
3.闡述了中國竹刻藝術(shù)在明代的發(fā)展歷程,尤其是嘉定竹刻和金陵竹刻的風(fēng)格特色和表現(xiàn)技巧以及竹刻藝術(shù)給予后人的影響和評價(jià)。
4.寶慶竹刻是邵陽市的文化名片,歷史悠久,工藝精美,手法多樣,尤其以色澤雅潔賽玉的翻簧竹刻而著稱,曾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zhì)獎?wù)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