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ng cān
注音ㄈㄥ ㄘㄢ
繁體風餐
⒈ ?在風中進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⒈ ?在風中進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參見“風餐露宿”。
引南朝 宋 鮑照 《代升天行》:“風餐委松宿,云臥恣天行。”
唐 杜甫 《舟中》詩:“風餐江柳下,雨臥驛樓邊。”
清 方以智 《戊子元旦》詩:“旅食誠何地,風餐勝五辛。”
1.多年筑城、戌邊,風餐露宿的艱苦生活,把他們磨練得如同銅鑄鐵澆,皮膚黝黑,鎧甲破損,但仍然士氣高昂,手中的武器閃閃發光。
2.為了采集相關的數據,科研人員在野外風餐露宿,好不辛苦。
3.一邊是溫柔肉鄉,富貴榮華,太平安樂,一邊是風餐露宿,舍身為國,九死一生。
4.他常要長途跋涉地遠征,吃定量配給的軍糧,要風餐露宿,還要面對戰爭和死亡的威脅。
5.一路上雖然風餐露宿,但戰士們情緒飽滿,斗志昂揚。
6.紅軍過草地時風餐露宿,長途跋涉,非常艱苦。
7.盡管在無數人跡罕至的地方風餐露宿了大半生,經歷了數不盡鮮為人知的磨難,但是終于到達了大徹大悟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國師都略勝一籌也就不足為怪了。
8.孔子風餐露宿、日夜間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9.殿下小看為舅了,往年走南闖北,時常風餐露宿,抱冰臥雪,沒有那么嬌氣。
10.他干這行已經有20年了。風餐露宿,睡在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