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苑位于尤溪縣城的朱熹公園內,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整體為仿宋建筑風格,飛檐斗拱、紅柱青瓦白墻?!罢龟惷娣e4000多平方米,目前有明、清、民國時期的各種匾額、楹聯、中堂、照壁、屏風及各類木雕珍品近2000件。...
瑞云洞(瑞云山)風景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陳大鎮的大源村和棕南村之間,距三明市區僅8公里。景區的地勢險峻,有巖鐘,峭壁、巖洞,流泉和深厚的紅壤亞類土,加上水溫條件較好,孕育了繁茂的常綠闊葉林,形成了優美奇特的火山地貌和亞熱帶森林景觀。
瑞...
位于永安市西南5公里處,集古代文化、抗戰文化、佛教文化、吉山酒文化于一體,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摩崖石刻、竹筏游覽、春谷山莊、沙灘燒烤、抗戰遺址、清代民居、天然泳池、寶應寺等10余個景點和休閑垂釣、旅游馬車項目。...
玉虛洞,距縣城2.5公里處,為喀斯特地貌。開發始于宋開寶二年,迄今已有1200多年。在明溪縣北郊二公里黃坡山下。相傳古時這里龍蛇作祟被玉虛仙翁鎮服得名。玉虛洞分為明洞、暗洞、外景三個游覽點。...
七星巖屬丹霞地貌,因七座緊連排列如北斗走勢的石峰而得名,以地貌發育優良,景點緊湊集中和森林植被良好而獨具一格。七星巖風景區由獅王峰、月牙湖、嵩溪河組成,每座山峰和每塊巖石都步移景換,一個個懸崖拔地而起,有的相對高度差達300余米。...
九阜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尤溪縣西南部,保護區植被區劃屬于中國東部濕潤森林區,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閩中、閩西戴云山——鷲峰山北部常綠櫧類林小區,具有典型的地帶性森林植被——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6%。區內分布的野生植...
上清溪在泰寧東北部,金湖上游。全長50多公里,景色秀麗新奇,幽靜可人。其中崇際至長興15公里為深山峽谷地帶,赤壁丹崖把溪流擠逼為歪歪扭扭的曲線,號稱有“九十九曲、八十八灘”。水面較寬處不過20米,較窄處只容雙排通過。兩岸人跡罕至,森林茂密,...
福建天寶巖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區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6.8%,是我國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小區域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閩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區內生態系統多樣性十分豐富,有8個植被類型39個群系,地帶性...
楊時墓位于福建省將樂縣城南郊的烏石山麓,墓地面南背北,寬3米,進深3.5米,入口處立兩尊石獅,墓碑刻有“宋龜山文靖楊先生墓”字樣,為明成化六年(1470年)巡按御史滕昭師所書。1986年初,省文化局、縣政府撥款5.3萬元進行修聾。墓前建牌樓...
寧化石壁,坐落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西部山區,郁郁蔥蔥的高山腳下,一座座農家樓舍,陽光下,吹煙裊裊。這看似普通的山區小村落,卻吸引著千千萬萬的海內外客家鄉親。
寧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發祥地,原始的客家話從這里形成,古老的客家民間藝術、山...
證覺寺又名證果寺,坐落在福建將樂縣萬全鄉??诖宓奶缴铰矗冀ㄓ谔莆涞氯辏ü?20年),較福州鼓山的涌泉寺早288年,據說福州鼓山上的寺廟就是仿照證覺寺建成的,所以民間素有"先有將樂證覺寺,后有鼓山涌泉寺"的說法。
證覺寺形似"觀音座蓮...
桂峰村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位于尤溪縣洋中鎮之東北向, 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直線距離僅500米,全村349戶,1268人。 海拔550米,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環抱,云霧縈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歷史上曾被譽為“山中理窟”、“云霞仙...
位于福建省寧化縣翠江鎮北山。紀念碑占地1300平方米,坐北朝南,花崗石砌筑,兩層碑臺。碑高18米,南面鐫“革命烈士紀念碑”,北面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均為鎏金大字。...
玉帶龍溫泉位于永安市小陶鎮東南部下湖口,距三明市區70公里,永武高速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溫泉水清澈滑潤,日流量1500噸,水溫60至70度,富含礦物質,對皮膚護理、養護具有獨特的功效。...
葛里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源洞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包括葛里、修竹灣、拼櫚潭三部分。位于沙溪河西岸,山巒自上而下依次為修竹灣、葛里,沙溪河自南向北經桃源洞全長6公里為拼櫚潭??偯娣e約7平方公里。該景區歷史悠久,為桃源洞風景區的起源。
其自...
紅軍街原名嶺上街,由于當年紅軍三次到泰寧,都是住在這條街上,并留下了許多標語和大幅文告。街上還保存有紅軍留下的“紅軍井”和大幅文告,文告的題目是:《告劉和鼎部下士兵及下級官長書》,這幅文告高2.6米,寬4.2米,全文一共665字。1995年...
水漈瀑布,又稱白水漈瀑布。瀑布分為兩層,間距百余米,上為斜漈瀑布,下為水漈瀑布,深約20米,遠眺似白練懸空,是金湖較大的瀑布。水漈瀑布四周林木蔥郁,環境幽雅清新,野趣無窮,其中還備有帳篷、吊床、小舟,可以開展野炊、探險、劃舟等游樂活動。水漈...
永安文廟位于永安市中心,是永安市內僅存的明代木建筑。文廟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建,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全面修葺。
現僅存主體建筑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面積307平方米。大成殿為重檐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