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德秀鎮位于貢嘎縣境內,該區域現有人工造林2萬畝,濕地內渠、塘縱橫,終年積水,渠、塘內魚類資源豐富,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和生存環境。同時,該濕地周邊有西藏尼瑪派祖寺多吉扎寺,距今3000多年的昌果新石器古文化遺址,家庭手工制造的氆氌、...
貢布日神山位于雅魯藏布江南側,是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傳說在這座山上可以遍知一切。貢布日山有三峰,首峰是央嘎烏孜,第二峰是森木烏孜,第三峰是竹康孜,三座山峰上有洞穴相連。據說,當年由竹康孜上的菩薩做媒,使獼猴與羅剎女結合,繁衍后代,生下了6只...
吉堆吐蕃墓群分布于西藏自治區洛扎縣吉堆鄉政府所在地南側土坡上,建于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墓群共有墓葬48座,以一號大墓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墓葬封土為覆斗狀,平面則為梯形。封土采用夾石夯筑的方法。在墓群東西兩面,備有一處摩崖石刻和...
桑耶寺位于山南扎囊縣境內,始建于公元762年,建成于779年,是藏傳佛教史上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桑耶寺的寺基由蓮花生大師測定,整個寺院的建筑由寂護設計,赤松德贊主持奠基。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贊從內地、印度、于闐等地邀請高僧住寺傳經、譯經,...
在西藏佛教中有一位著名的護法神叫"班丹拉母"漢語就是吉祥天母。拉母那錯的形狀恰恰就象一塊顱骨的形狀,因此藏族人稱此湖是吉祥天母頭顱所化而且也是天母靈魂所憑依之所,很多藏人也叫她“卓瑪湖”。她鮮為人知,更是身處雪域腹地的深山中,海拔在雪線左右...
藏王墓是公元7-9世紀吐蕃第二十九代贊普至第四十代(末代)贊普、大臣及王妃的陵墓群,位于山南瓊結縣瓊果區,瓊結宗山西南方向,是西藏保存下來的規模較大的王陵。著名的是松贊干布墓和與松贊干布墓鄰近的赤德松贊之陵。整個陵墓群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各墓...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正南的乃東、扎囊、加查、洛扎、貢嘎等六個縣境內,山南地區還有6個縣不屬景區范圍。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發祥地之一。這里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場、古文化遺產和民風民俗等構成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觀的畫面。雅...
青樸位于桑耶寺東北15華里的納瑞山腰,海拔4300米,青樸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一座理想的避暑御寒山莊,沿途的路面又非常適合進行徒步旅行,這里不僅僅是朝圣者的圣地,作為旅游者得到的樂趣要多很多。
“青”指這里的青氏家族,“樸”是山溝上部之意...
40號冰川位于西藏山南浪子卡縣與日喀則康馬縣交界處、不丹邊境附近。從Google實景地圖俯瞰,即冰舌較長的那一個,經證實“40號冰川”的名字是某網友隨意興起,而后名聲大噪,并非科考命名。冰川由一群戶外愛好者于2016年在一次探路中無意發現,...
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貢嘎縣轄鎮。位于縣境西北部,北鄰拉薩市曲水縣,南與浪卡子縣相望,距縣城吉塘鎮41千米。江塘,系藏語“遼闊的平壩”之意。江塘鎮曾用名江當,主要寺廟有扎多寺。另有羊卓雍錯、加桑丘日山等名勝游覽地,其中加桑丘日山在西藏歷史上被稱...
松贊干布墓北瀕瓊結河,南距芒松芒贊墓54米。兩墓方位一致,都為北偏東60度,此墓封土結構較為復雜,由土、木、草、扁石構成。高13.4米,建筑非常宏偉。原來封土頂上建有一座古廟“鐘木贊拉康”,“文革”中被拆除,是為祠堂而用的,供有松贊干布、文...
岡巴拉雪山,即甘巴拉山,藏語的意思就是“無法超越的山”,位于西藏雅魯藏布江與羊卓雍錯間的拉軌崗日山的鞍部,是前藏與后藏的習慣分界線,是浪卡子縣與貢嘎縣界山。風景名勝岡巴拉雪山景觀:四周山巒起伏,一眼望去,綿綿的山川與浩瀚的藍天在地平線的盡頭...
吉如拉康寺位于西藏自治區乃東縣結巴鄉。始建于西藏吐蕃王朝第五代贊普赤德祖丹時期(704~755年)。寺廟建筑座西朝東,占地0.0982公頃,分南北兩部分。南側是寺院的主體部分,由釋迦佛堂、佛堂前的集會堂,及轉經回廊組成,并沿中軸線對稱布置:...
卡久寺位于山南地區洛扎縣拉康鎮背后的森林群峰中,海拔約3996米,寺廟雄居在一座山頭,居高臨下。此處植被茂盛、漫山鮮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真可謂鳥語花香、山清水秀,讓人有種置身于人間天堂的感覺。
此地山水花木多顯現著天然的佛教圣跡,既有天...
賽卡古托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洛扎縣城以南50公里處。座西向東,平面呈方形,外有圍墻環繞,東西長98米,南北寬48米。寺內主殿為被稱為噶哇久尼的大佛殿,寺內正中有九層高,達28米的碉樓,樓頂用金頂,另有僧舍等建筑。公元1080年前后,由西藏著名佛...
在洛扎縣境。由西藏著名苦行僧米拉日巴于北宋熙寧十年(107年)修建。據載,起初其師馬爾巴要他修建三角形的房屋,修了大半,令其拆掉。繼又要他修建半圓形的房屋,當快要完工的時候,馬爾巴又令其拆除。幾經拆修,后建成現存碉樓式的樓房。原高9層,現存...
位于山南地區昌果溝,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長約500米,寬約300 米,總面積達18萬平方木。經過對遺址邊緣試掘,獲得了磨制石器、細石器和打制石器標本300余件及大量陶片。陶片中可辨器形有侈日圈足碗、侈日罐、鏤孔窩柄器等,陶器紋飾有網紋、弦...
貢嘎夏珠林寺始建于公元17世紀初葉,原址已經在文革期間嚴重損毀,現在看到的是上世紀80年代由色拉寺的欽則活佛重建的寺廟。該寺較為著名的是它供奉的吉祥天母肉身。
她坐化于一千年前,圓寂時只有十二歲,圓寂后身體自然收縮至只有一肘高,呈度母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