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言
詞語解釋
空言[ kōng yán ]
⒈ ?謂不切實際的話。
⒉ ?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于當世的言論主張。
引證解釋
⒈ ?謂不切實際的話。
引《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不好淫學流説。”
晉 盧諶 《覽古》詩:“秦 人來求市,厥價徒空言。”
魯迅 《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⒉ ?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于當世的言論主張。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貞 索隱:“空言,謂褒貶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亂臣賊子懼也。”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孟子 雖賢圣,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明 梅之熉 《<古今譚概>敘》:“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不得志則託諸空言。”
國語辭典
空言[ kōng yán ]
⒈ ?空泛而不切實際的言論。也作「空談」。
引《文選·謝靈運·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言,幽獨賴鳴琴。」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報上,看見這種議論,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鬧鬧吵吵,也有了兩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罷?」
反實話
最近近義詞查詢:
男人的近義詞(nán rén)
遺愿的近義詞(yí yuàn)
衰落的近義詞(shuāi luò)
初步的近義詞(chū bù)
采取的近義詞(cǎi qǔ)
日常的近義詞(rì cháng)
實施的近義詞(shí shī)
光明的近義詞(guāng míng)
饋遺的近義詞(kuì yí)
平穩(wěn)的近義詞(píng wěn)
應用的近義詞(yìng yòng)
伴同的近義詞(bàn tóng)
人民的近義詞(rén mín)
飾演的近義詞(shì yǎn)
華夏的近義詞(huá xià)
領先的近義詞(lǐng xiān)
教員的近義詞(jiào yuán)
配置的近義詞(pèi zhì)
積極的近義詞(jī jí)
暗流的近義詞(àn liú)
噴香的近義詞(pèn xiāng)
本來的近義詞(běn lái)
景物的近義詞(jǐng wù)
草帽的近義詞(cǎo mào)
起身的近義詞(qǐ shē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