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中會出現許多與as有關的比較結構。考試時,瞅見兩個as赤裸裸地在句子中挺立,考生們一般能夠迅速反應出是比較結構,但要進一步研究是誰和誰比,比的是啥,考生們就開始凌亂了。為啥呢?因為和as有關的比較結構很多,而且個個長得跟近親似的,稍不留神就記成了一團漿糊。
比較結構在高中聽說讀寫拔高5級的語法專題中有非常細致的介紹,此處咱們就是個拋磚引玉,幫助大家和比較結構先來個"破冰運動"。
既然是比較結構,就需要明確三個要素:比較對象、比較內容以及比較結果。說白了,就是需要弄清是"誰和誰比","比什么",然后"誰贏了"。咱們以大家最熟悉的"as…as"結構為例,看看比較對象和比較內容在句中的位置有什么特點。翻譯一句話,"我和劉翔跑得一樣快",即"I run as fast as Liu Xiang."。可以發現,這句話的兩個比較對象"I"和"Liu Xiang"分別在"as…as"的兩端,而比較內容"fast"在"as…as"結構的中間,因而咱們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比較對象兩頭找,比較內容中間找。
再來看比較結果,肯定句"我和劉翔跑得一樣快"是"I run as fast as Liu Xiang.",如果改為否定句"我跑得不如劉翔快",則是"I don’t run as(so) fast as Liu Xiang."。在否定句中,"as…as"結構中的第一個as可以用so替代。這樣,咱們可以得出第二個結論,"as…as"結構表示兩個比較對象在比較中打成平手,as可以理解為"是";而"not so…as"結構表示兩個比較對象有差異, so可以理解為"不是…"。
在明確了比較對象、比較內容在比較結構中的位置以及as/so在比較結構中對應的意思后,任何與as有關的比較結構都可以迎刃而解。以下以三個高考中出現的比較結構為例進行說明。
1. …as much as… …等同于…
在高中聽說讀寫拔高的課堂上,老師們經常會舉出這樣一個例句:"The girl’s joke is as much as a refusal."根據"比較對象兩頭找,比較內容中間找"的特點,咱們可以判斷這句話是"girl’s joke"與"a refusal"相比,比的內容是"much",也就是程度,而"as…as"表示兩個比較對象一樣。把三個要素連貫起來,就可以發現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女孩的玩笑與一個拒絕相比,程度一樣"。將翻譯美化一下就是"女孩的玩笑等同于拒絕"。
2. …as much something as… …和…相比,都是…
這個結構是第一個結構的引申。同樣以高中聽說讀寫拔高課堂中的一個例句為例,"Ant is as much a creature as all other animals are."。根據"比較對象兩頭找,比較內容中間找"的規律,咱們可以確定是"ant"與"all other animals"進行比較,而夾在"as…as"中間的比較內容是"much a creature",所以二者比的是"是生物的程度"。同樣地,"as…as"表示兩個比較對象比出的結果一樣,因而該句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螞蟻和所有其它動物相比,是生物的程度一樣",換言之就是"螞蟻和所有其它動物一樣,都是生物"。
3. …not so much…as… 與其說…不如說…
這個結構可以算是高考英語比較結構中的終極難度了,但是咱們同樣能夠攻克。以"He is not so much a singer as a writer."為例, 此句中,出現了so,根據上文的分析,咱們可以把它暫時翻譯為"不是",同時還出現了as,咱們可以把它暫時翻譯為"是",這樣,將翻譯帶入原句即可發現,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不是一個歌手而是一個作家",將翻譯美化一下,就是"與其說他是一個歌手,不如說他是一個作家"。
此處想要幫助同學們樹立一個觀念,死記硬背地記憶詞組結構只能讓那些知識點成為咱們大腦的"過客"而不是"住客"。要想讓知識點在頭腦中長久定居,唯一的方法也是最巧妙的方法就是找規律,然后以不變應萬變。由于篇幅限制,此處只能進行一個較為粗淺的介紹。而在高中聽說讀寫拔高的課堂上,老師們還會給同學們帶來更多、更深入的關于比較結構以及其它英文結構的規律剖析。
北京聽說讀寫課程:
>>更多寫作請關注語法詞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