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俊全,男,1946年出生,1961年正式入伍,到了當時的成都軍區戰記歌舞團,在舞蹈隊當學員,1963年獲得唯一的名額到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深造,1967年畢業,又返回成都軍區,到陸軍下放團,1970年返回文工團,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后,一個偶然的機會,調到八一電影制片廠,擔任解說員。先后為數百部電影和上千集電視劇配音,尤其是用方言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配音,更是家喻戶曉,被稱為影視界的“奇才”。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人物經歷
吳俊全還能同時為影視劇中的各種人物配音。在30集電視連續劇《小景胡同》中,他同時為劇中10多名演員配音,表現了非凡的藝術功力。為外國影視片配音也是吳俊全的一個擅長。他先后為《馴火記》、《斯蒂爾傳奇》、《血戰大西洋》、《中途島之戰》、《埃及艷后》等40多部外國大片的男主角配音,其精彩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
從藝歷程
吳俊全從小就跟著做鐵路工的父親隨東北解放大軍南下,以鐵路為家。他到過山東、湖北、河南、陜西、四川等地,學會了很多種方言,為他的電影語言創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后來,他從四川參軍入伍,從部隊文工團調入八一廠,走上電影配音藝術的道路。他深知配音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學無止境,要想真正獲得成功,必須勤于學習,開拓創新,努力使配音突出人物性格,與演員的表演合二為一,甚至要去彌補演員在表演中的不足。他朝著這個目標艱苦努力,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1982年,八一廠拍《四渡赤水》,因找不到周總理的配音演員,臨時決定讓他來擔負。接受任務后,吳俊全從同事那里找來一盤周總理一次講話的錄音帶,把自己關在屋里研習,短短的3天時間就掌握了總理發音的基本節奏和語調,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從藝以來,吳俊全先后為多位偉人配音,尤其是他模仿毛澤東、周恩來、陳毅、朱德的聲音,曾勾起了多少觀眾對偉人的懷念之情。2002年11月份,中央警衛局舉辦聯誼活動,參加者多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已故領導人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會上吳俊全分別用領袖各自方言朗誦了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周恩來在四屆人大會上做的《實現四個現代化》報告中的片段以及陳毅的《手莫伸》詩句,他那聲韻神似、惟妙惟肖的模仿不時博得熱烈掌聲,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在2002年12月舉辦的慰問駐京老干部文藝晚會上,吳俊全匯報表演了精心準備的《銀幕之聲》節目。只見他站在影片《大進軍》中黨中央遷出西柏坡的一段歷史鏡頭前,用3種方言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五大領袖同時配音,并以朗誦胡總書記2002年11月參觀考察西柏坡時一段重要講話作結尾。該節目以其深刻的含義、活潑的形式、真實的表演,成為晚會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