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慈溪鳴鶴人 (今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鎮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所編的《北堂書鈔》,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秘監集》 四卷。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虞世南生性沉靜,執著好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后,依附于夏王竇建德,授黃門侍郎。秦王李世民滅竇建德后,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成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封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時稱“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一歲,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配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