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亚洲国产激情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免费91_精品久久免费_97在线观_韩国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按摩房

首頁 歷史 趙構

趙構

時間:2025-03-01 06:24:02 來源:互聯網 作者:忙推網
【導讀】: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母為顯仁皇后韋氏。......
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母為顯仁皇后韋氏。

個人資料簡介

  • 姓名:趙構
  • 字:德基
  • 廟號:高宗
  • 出生/生日:1107-06-13
  • 逝世時間:1187-11-09
  • 享年多少歲:80歲
  • 出生地點:南宋,東京開封府
  • 民族:漢族
  •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大觀元年(1107年)出生,字德基,北宋宋徽宗趙佶第九個兒子、宋欽宗趙桓的弟弟。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位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趙構幼年時接受了良好教育,宣和三年(1122年),受封康王。趙構曾在金軍進攻時主動請纓當人質,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再次進攻中原,他被拜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奉命出使金營求和。不久,汴梁(今河南開封)失陷,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高宗趙構在位期間,設立各種官職,實行紹興更化整頓了官僚體系,重視農業和商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眾生活,他還抑制佛教,興辦大量的學校來發展文化。紹興十一年(1141年)冬,在趙構的授意下,與金朝達成紹興和議,對金朝稱臣納貢,維持偏安局面。同年,削諸將兵權,殺掉岳飛,此后長期委任秦檜為相,維持對金媾和路線。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趙構將皇位禪讓給養子趙昚,自己作為太上皇帝退居德壽宮。淳熙十四年(1187年),趙構在德壽宮駕崩,享年八十一歲,廟號高宗,謚號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葬于永思陵。《宋史》認為宋高宗趙構忘卻家仇,偏安一隅,不會免于被后世批評。他評價道:“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于來世之誚。”

    幼年時光

    宋徽宗大觀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趙構出生于開封府大內中,為宋徽宗第九子,其生母為才人韋氏。八月,被宋徽宗賜名為趙構。宣和三年(1121年),趙構被封為康王。翌年,即宣和四年(1122年)趙構十六歲“始冠”,按古代習俗舉行冠禮,賜字德基,離開皇宮出閣,在康王藩邸另住。趙構在幼年時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出閣離開皇宮前,他在資善堂跟隨師傅學習儒家經典,在出閣離開皇宮后,又跟隨王府學官繼續學習。史書記載他博學強記,讀書日誦千余言,能拉起一石五斗的弓,“喜親騎射”,天生神力。在其他方面,趙構受到父親的熏陶,自幼便表現出了很高的藝術天賦。初入康王府便對琴類樂器十分感興趣。在書法領域,趙構先后向黃庭堅、米芾等人學習,深得兩人書法精髓。

    出使金營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由完顏宗望率領的金軍大舉進攻宋朝,直抵開封城下,宋欽宗被迫答應金人要求,送趙構至金營作為人質。正月十四日,趙構和北宋少宰兼中書侍郎張邦昌離開開封前往金營,入質金營共二十余天。二月,北宋肅王趙樞進入金營,答應把河北三鎮割讓給金國,至此趙構才得以返回,而張邦昌則被遙升為太宰,繼續留在金營為質。靖康元年二月上旬,趙構被放回開封城,宋欽宗對其大加褒獎,并授予了趙構太傅一職以示榮耀。在完顏宗望退兵不久,金軍又兵分兩路在此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趙構再次被任命為和使出使金營,先后抵達相州(今河南安陽)、磁州(今河北磁縣)。十二月一日,趙構在相州就任兵馬大元帥,召集兵馬準備進京勤王。但在汪伯彥等人的慫恿下,趙構只命一只小部隊前往開封救援,自己則率主力北上逃至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縣)。靖康元年(1126年)歲末,趙構離開大名府)南逃,先后抵達東平府(今山東東平)、濟州(今山東巨野)準備渡江南逃。

    應天登基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軍擄徽、欽二帝北上,宋朝在中原的統治出現了權力真空。金軍為了鞏固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于靖康二年三月初七冊立張邦昌為皇帝,國號“大楚”。與金朝以黃河為界,并約定“永遠做護衛金朝的藩臣”。金軍扶植的楚政權缺乏統治基礎,在金軍撤退后便迅速垮臺,三月初九,張邦昌主動退位,大楚政權就此終結。在此情況下多位宋朝宗室為繼承大統展開了爭奪。宗室趙子崧、趙叔向、趙仲琮等人均對皇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孟太后及宗澤等眾多官員堅持擁護康王趙構繼承大統。孟太后在手詔中引用了晉文公重耳的故事,指出趙構作為徽宗之子即位的合法性,宗澤等官員則認為北宋二帝、諸王、皇族都被擄到北邊去了,只有康王(即趙構)未被擄,這是天意,以此為由堅決支持趙構即位,最終趙構成為了唯一的皇位繼承者。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趙構由濟州前往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在應天府即位,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并按五行之說改元建炎。

    南下揚州

    建炎元年(1127年)趙構即位后,首先排除了朝中壓力,起用李綱為右相。李綱于六月一日入朝面見趙構,并提出了包括加強戰備、懲治投降派、矯治弊政在內的應對宋金局勢的四點對策。但是在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的阻撓下未能完全落實,趙構本人也很快對李綱感到厭煩。由于李綱堅決要求懲治投降派、抗擊金朝,加之趙構寵信汪伯彥、黃潛善等人,導致雙方矛盾不斷激化。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李綱因黃、汪等人的彈劾而被迫辭職。李綱罷相后,太學生陳東、撫州鄉貢進士歐陽澈上疏抗議,并痛斥汪、黃誤國,要求趙構走李綱的抗金路線,并迎回二圣(徽宗、欽宗)。趙構大怒,先后處死了陳東、歐陽澈等人,更加重用汪伯彥、黃潛善。九月,趙構下詔“巡幸淮甸”,即前往淮河流域,十月,將朝廷的臨時駐地從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遷往揚州。

    內憂外患

    在趙構即位之時,金軍進攻依然凌厲,攻陷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趙構派王倫出使金朝請和,但金太宗不僅不予接受,反而下詔金軍繼續進攻。建炎二年(1128年)秋冬之際,金軍在左副元帥宗翰的率領下兵分三路,渡過黃河南下發起進攻。十一月,東路和中路金軍聯合攻占濮州(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直逼開封,時東京留守杜充掘開黃河阻擋金軍鋒芒,但也導致此后黃河連年泛濫,大批百姓因此而失去了生命。黃河決口后,金軍轉而東進,先后攻占滑州(今河南安陽滑縣)、相州(今河南安陽)、淄州(今山東淄博)、青州(今山東青州)、濰州(今山東濰坊)等地,進逼江蘇。建炎三年(1128年)正月,金軍攻占徐州,對趙構所在地揚州形成了直接威脅。二月初二,金軍攻下楚州(今江蘇淮安),迅速逼近揚州,趙構大驚,在當日輪值都統制王淵及宦官康履等五六人的陪同下慌忙出逃,在瓜州渡江抵達鎮江府,史稱“維揚之變”。抵達鎮江后,趙構擔心長江天險無法阻擋金兵便一路南下,經常州(今江蘇常州)、平江府(江蘇蘇州)、秀州(浙江嘉興)一路逃至杭州。而金軍也因為長江以北進入雨季,行軍困難而開始撤軍。在維揚之變后,趙構對金國更加恐懼,他下詔錄用張邦昌親屬,并派人持張邦昌與金人約和的書稿前往金營議和。維揚之變后,南宋的外患暫時解除,但內亂又突然發生。趙構寵幸宦官康履以及御營都統制王淵,二人驕奢作亂、作威作福、聚斂錢財,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其中包括護衛杭州的軍官苗傅、劉正彥,于是在建炎三年(1128年)三月五日,苗傅、劉正彥率手下八千余士兵,以王淵勾結宦官謀反為由發動兵變,在處死趙構親信宦官后仍不罷休,逼迫趙構退位。趙構在與太后和眾官員討論后,認為苗劉兩人有勇無謀,可以暫時退位以拖延時間,調兵遣將,于是趙構答應退位,并向苗劉兩人提出四點要求以保障皇族權益及民眾生命安全。退位后趙構離開皇宮,在顯忠寺居住,上徽號為睿圣仁孝皇帝。兵變消息傳出后,呂頤浩、劉光世、韓世忠等將領紛紛率軍勤王,三月二十五日,各地勤王士兵大部趕到,形勢發生改變。在這段時間里,趙構不斷安撫苗劉兩人,麻痹其警惕意識。四月一日,苗劉兩人迫于形勢壓力同意讓趙構復辟,趙構也賜給苗劉兩人免死鐵券。四月初三,兵變軍隊被韓世忠擊敗,苗傅、劉正彥知道大勢已去,便于當晚逃離杭州。五月中下旬,在各地勤王士兵的幫助下,宋軍最終俘獲苗劉兩人,苗劉之變宣告結束。兵變結束后,趙構對勤王將士大加犒賞,呂頤浩、劉光世、韓世忠、張俊等人紛紛被加官進爵以示榮耀。在應對兵變的過程中,趙構的政治手腕不斷成熟,兵變也加深了他對武將的猜忌與擔憂,從此宋朝重文抑武的情況更加顯著。

    逃亡海上

    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金軍再次以完顏宗弼為統帥,兵分三路南下進攻南宋。在金軍的猛烈進攻下,宋軍決定放棄淮河一線的防守,重點防守長江。趙構任命杜充為右相兼江淮宣撫使,統兵十余萬守衛建康(今江蘇南京)。在布置了嚴密防守的同時,趙構決定乘船離開建康(今江蘇南京),于閏八月二十六日起航,九月初八抵達臨安(今浙江杭州),接見群臣后又離開臨安前往越州(今浙江紹興),在此地等待前線戰報情況。十一月下旬,由完顏宗弼率領的東路金軍抵達建康,激戰后宋軍獻城出降,杜充等人率領少數殘兵逃離。趙構在得知建康失陷,金兵渡江的消息后決定乘舟出海逃往明州(今浙江寧波)。金軍在渡河后,先后攻下廣德(今安徽廣德)、安吉(今浙江安吉),過獨松嶺直逼臨安(今浙江杭州),十二月十五日,金軍攻陷臨安。臨安失陷后,趙構又逃往定海縣(今浙江寧波鎮海),逃亡的趙構此時仍希望與金人議和,但金人對議和不感興趣,依然繼續進攻。攻下臨安后,金軍繼續南下,試圖俘獲趙構消滅南宋政權。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金軍攻破明州(今浙江寧波),并繼續追擊趙構。趙構在定海縣(今浙江寧波鎮海)舍棄陸路改為水路。后因金軍在追擊途中遭遇暴風雨,且金軍水師弱小船只較少,被南宋和州防御使張公裕的大船擊退,趙構得以轉危為安。與此同時,中路金軍不斷追擊逃亡江西的隆祐太后,也就是孟太后。在趙構尚未即位時,她便力主趙構繼承大統。在得知消息后,趙構于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將太后接至越州,自此金軍攻勢暫緩,開始撤軍。金軍在撤退過程中遭到沿途南宋軍民的沉重打擊,韓世忠在黃天蕩之戰中重創金兵,自此金人再也沒有渡過長江。

    北返紹興

    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趙構循原路由海上返回浙西,先后抵達明州(今浙江寧波)、余姚、越州(今浙江紹興),并留駐會稽(今浙江紹興)不愿返回建康(今江蘇南京)。九月,前御史中丞秦檜從金國南歸,十一月得到趙構接見,積極支持趙構與金國的議和事宜并得到了趙構的賞識。趙構認為秦檜忠誠過人,是難得的優秀人才,遂任命秦檜為禮部尚書。從此趙構對金人的政策由且守且和轉變為“專與金人解仇議和”。秦檜任禮部尚書后便在朝廷上尋求黨羽,排除異己,先后將謝克家、范宗尹等人排擠出朝廷,自己官拜右相,但在與呂頤浩的斗爭中失敗,于紹興二年(1132年)八月罷相。與此同時,趙構在眾多定都聲音中選擇了“浙西水鄉”作為定都之處,起初趙構希望定都會稽(今浙江紹興),但由于城市狹小,加之數次大火對城市產生了嚴重破壞,最終趙構以“會稽漕運不濟”為由選擇了臨安(今浙江杭州)作為駐地。至紹興八年(1138年),趙構從建康返回臨安后,宣布臨安為“行在所”。表面上以汴京為都城,而臨安已經成為事實上的都城。

    征討偽齊

    建炎四年(1130年),金太宗冊立劉豫為齊國皇帝,意圖以齊國消耗南宋的力量,史稱“偽齊”。紹興二年(1132年)三月,南宋派遣桑仲等人討伐偽齊“皇帝”劉豫,但不久桑仲軍中發生內亂,北伐停滯。桑仲死后,其部隊在桑仲原部將李橫的統帥下繼續征討,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孤軍無援、糧草不濟最終失敗。隨后偽齊軍又進逼甘陜,先后擊敗關師古等宋軍將領,占領了陜西、甘肅等大片土地。經此一役,偽齊占領了東至山東,中跨襄漢,西到隴中,北臨黃河的大片土地,達到了它勢力的鼎盛時期。紹興三年(1133年)十一月,金軍左副元帥完顏宗翰遣九人使團來到南宋,但此次使團到來的目的卻是歸還俘虜及遷居東南的北方百姓,要求南宋與偽齊劃江而治,對議和之事只字不提。在戰爭失利,求和不成的局面下,趙構任命岳飛為德安府制置使北上進攻,意在收復襄漢地區。岳飛率軍于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從鄂州(今湖北武昌)出發,轉戰湖北和河南各地,先后收復郢州(今湖北鐘祥)、隨州(今湖北隨縣)、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河縣)、信陽軍(今河南信陽),至八月岳飛便收復了襄漢六郡,重新打開了南宋前往川陜的通路,打擊了偽齊勢力,鼓舞了低沉的宋軍士氣。但由于岳家軍人數較少,在收復襄漢六郡后北伐便告一段落。紹興四年(1134年)二月到七月,劉豫的軍隊在襄漢地區連連受挫,但是卻不甘心失敗,于是便向金國請求援兵聯合南下攻宋。紹興四年(1134年)九月,金軍同偽齊軍再次南下進攻南宋,十月,韓世忠在大儀鎮設伏,大敗金軍。在淮東遭到失敗后,金軍轉而進攻淮西,先后攻克六合(今江蘇南京六合)、滁州(今安徽滁州)等地,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但攻勢因為宋軍的頑強抵抗而受阻,加之連日雨雪,糧道不通,金太宗又在國中病危,金軍被迫撤退,結束了此次南侵。紹興五年(1135年)夏天,劉豫再次起全國之兵南侵,但在楚州(今江蘇淮安)、廬州(今安徽合肥)先后被韓世忠、張俊等宋軍將領擊敗,南侵最終宣告失敗。自此,偽齊政權走向衰落。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隨著宋金局勢逐漸穩定,趙構派遣迎奉梓宮使王倫等人前往金國議和,最終以南宋向金朝稱臣、繳納歲幣的條件換取了金人廢除劉豫、歸還梓宮與河南地、與宋議和。偽齊政權最終垮臺。

    紹興和議

    自偽齊垮臺后,從紹興八年(1138年)至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金且戰且和,最終于紹興十二年(1142年)簽訂了宋金和議。關于宋金議和,南宋朝廷中的反對聲音十分強烈,但趙構認為大部分主戰派只是為了清高愛國之名才主張對金作戰,且徽欽二帝梓宮、太后均滯留在金國,如果不與金國議和則梓宮、太后均無法返回宋朝,因而力主和議。為了掃清議和路上的障礙,趙構相繼罷免主戰派劉大中、趙鼎,將議和大權交給秦檜。紹興八年(1138年)十月,王倫前往燕京同金國議和,金熙宗任命蕭哲為江南招諭使,攜帶詔書南來議和。面對金人提出的苛刻條件,趙構對內采取了高壓手段,決定強行接受和議,在雙方就禮儀,用詞等環節多次協商后,紹興九年(1139年)春,王倫抵達開封,同完顏宗弼完成了地界交割,和議初步達成。和議簽訂后不久,金國便撕毀和議,于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初三兵分兩路再次南侵。趙構授意各地將領積極抵抗金軍的入侵。在川陜戰場,一月之內金軍攻下了河南、陜西的大部分州縣,但在胡世將、吳璘等宋軍將領的指揮下宋軍很快開始反擊,先后收復扶風(今陜西扶風),秦州(今甘肅天水),阻擋了金軍入川的腳步。在兩淮戰場,淮東主要由韓世忠統領,雙方長期處于拉鋸戰狀態,互有攻守。淮西則主要由張俊負責,雙方圍繞宿州(今安徽宿州),順昌府(今安徽阜陽)展開攻防,最終宿州失陷,順昌府在南宋軍民的抵抗下得以保全。中線戰場主要是岳飛率領岳家軍同金軍作戰,岳家軍以鄂州(今湖北武昌)為基地,于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主動出擊,先后取得郾城(今河南郾城)和穎昌(今河南許昌)大捷。但由于兵力不足,保障不濟等原因,岳飛于七月十九日從郾城退兵,回到了原來的鄂州駐地。秋季休整過后,完顏宗弼又率金軍于紹興十年(1140年)冬再度南侵。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兵進犯淮西,攻克廬州(今安徽合肥),但宋軍在柘皋鎮(今安徽巢湖西北),大敗金兵,趁機收復廬州城。進攻廬州失敗后,完顏宗弼回師進攻濠州并在周邊設伏。前來增援的宋軍于三月十二日抵達,但在濠州城外遭遇完顏宗弼屬下部隊的伏擊,大敗于金軍,但由于岳飛等援軍陸續抵達,加之天氣逐漸炎熱,金軍也被迫撤軍,第二次淮西之戰就此結束。金朝從紹興十年(1140年)夏天到次年春天對南宋發動的多次戰爭,雖然一度進攻至長江沿岸,但為了守衛這些地區也耗費了大量精力,長期持續的戰爭也讓以完顏宗弼為代表的金朝軍事貴族對通過戰爭消滅南宋失去了信心。至此,雙方都流露出議和的跡象。紹興十一年(1141年)九月十三日,完顏宗弼放回被金國扣留的南宋使臣,并讓其帶回致南宋第一書,自此雙方不斷就和議內容進行商討,金國先后發出了三封致南宋朝廷的書信。而南宋方面,在趙構和秦檜等人的支持下,和談不斷推進。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趙構派出何鑄為大金報謝使,曹勛為副使前往完顏宗弼軍中與金軍締結和約。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何鑄一行南宋使團到達金上京會寧府(黑龍江阿城),將趙構“誓表”交給了金熙宗,金熙宗也答應歸還梓宮、太后。至此雙方正式達成和議,史稱“紹興和議”,由于當年是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年),故又被稱為“皇統和議”。紹興和議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南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二是宋金疆界,東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關為界;三是南宋向金歲供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四是金朝歸還韋后和徽宗帝后梓宮;五是南宋遣返逃到南方的北方犯罪人員和已在金朝任職或居住的原宋朝官員家屬。

    后期政局

    在紹興和議簽訂后,宋金之間局勢趨于穩定,趙構繼續重用秦檜主持政局。秦檜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維護自己的地位:一是堅持與金國和議,以此謀取趙構信任。二是結黨營私,形成以他為首的集團,由此打擊一切反對勢力。秦檜任相時期,大量重用其親屬、同鄉以及同黨,忠實執行趙構旨意和所交代的任務,并且堅守和議,打擊反對和議的官員,先后將張浚、呂頤浩、趙鼎、李光、胡銓等人貶謫流放。從和議簽訂至秦檜病逝,趙構一直任用秦檜作為宰相。在這段時間內,趙構繼續維護和議成果,依靠秦檜鎮壓反對派,在趙構和秦檜的“聯盟”下,宋金兩國長期處于和平狀態,但秦檜殘酷推行迫害政策,借趙構之名打壓反對派,使大量無辜的人受害。紹興二十年(1150年)冬,秦檜大病一場,自此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紹興二十五年(1155)七月,秦檜病情進一步加重,于當年十月二十二日病逝。秦檜死后,趙構一再贊揚秦檜生前的功績,認為秦檜力主和議,為天下帶來了太平,是國家的功臣。但朝廷中群臣紛紛起來揭發秦檜及其黨羽的罪行,如湯鵬舉等人就大量揭發秦檜黨羽的惡行,在官員們的檢舉下趙構被迫懲戒了秦檜的眾多黨羽,剝奪了曹冠、周寅等人的功名。但趙構仍然繼續支持秦檜,嚴厲批評借反對秦檜而反對和議的大臣。對秦檜的家眷子孫,趙構則相對寬容,繼續讓其享受優越的生活。秦檜死后,趙構重用陳誠之、魏良臣、沈該、湯鵬舉等四人,并開始任用部分主戰派官員,如張浚等。在趙構及群臣的努力下,南宋政局進一步穩定,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物價有所下降,一直困擾政府的財政問題也有所改善。秦檜死后,宋金邊境長期處于安定狀態,但隨著完顏亮奪取金國政權,金國消滅南宋,統一海內的野心再起,金國秣馬厲兵準備南侵。為了給南征作軍事準備,完顏亮逐步將政治中心向南遷移,準備遷都。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完顏亮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九月率兵南下分四路攻擊宋朝,其中西路、中路、海路金軍兵力較少,均被宋軍擊退,東路則為完顏亮親率主力。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完顏亮進攻淮西,先后攻陷盱眙、淮陰、揚州,并在瓜州(今江蘇揚州南)擊破宋軍,兵鋒直抵長江。在此不利局面下,趙構任命虞允文負責長江防御。十一月初四,在宋軍將領虞允文的指揮下,南宋軍隊在采石(今安徽當涂)大破金軍,取得了“采石之戰”的勝利。采石之戰后,金軍內部發生分裂,金軍叛將殺死了完顏亮,南侵就此結束。

    內禪退位

    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趙構唯一的兒子趙旉病死,此后趙構再也沒有兒子,為了尋求繼承人,加之太后群臣的建議,趙構最終于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立宗室子趙瑗為皇子,更名為瑋。完顏亮南侵之后,宋金緊張局勢有所緩和,最終趙構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立養子建王趙瑋為皇太子,改名為昚,同年六月十日,趙構禪位于趙昚,是為孝宗,趙構正式退位。從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至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趙構作為太上皇度過了他人生最后的二十五年。在這期間,趙構遷居德壽宮,受到孝宗的“孝養”,待遇十分優越。除此之外,趙構雖然不理朝政,但孝宗遇到大事必定在詢問趙構后才施行,更顯趙構太上皇之尊崇。最終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初八病逝于德壽宮,享年八十一歲,葬于永思陵。

    文章標簽:
      趙構,趙構個人資料,趙構簡介,趙構圖片
    熱點推薦
    • 劉長春
      劉長春

      1927年底就讀于東北大學體育系,1932年畢業。......

    • 茅以升
      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

    • 張學良
      張學良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生于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

    • 農勁蓀
      農勁蓀

      農勁蓀(1862 —1953根據雕像生卒年),名竹,字勁蓀,原籍河北。中國同盟會會員。......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造句 英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在线不卡免费 | 日本xxxxx久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久热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 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 |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 免费伊人| 久综合网 | 男女毛片免费视频看 | 亚洲第一久久 | 热99re久久精品香蕉 | 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 黄污视频免费观看 | 九九九九九九伊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看免费 |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高清片 |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日本成年免费网站 | 秋霞成人影院 |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日本综合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3d动漫 | 久久中文网中文字幕 | 欧美激情一二区 | 国产一级做a爰大片免费久久 | 2018天天操夜夜操 |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久久99国产综合色 | 天天草夜夜草 |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黑人又粗又长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高清中文字幕 | 成人a大片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夜夜爽 | 韩国一级视频 | 久久这里知有精品99re66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不卡 | 青春草在线视频免费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 人人艹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