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后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檢校司空,遙領晉州刺史,后襲父位為河東節度使、晉王。他驍勇善戰,長于謀略,在王位十五年,南擊后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晉國日益強盛,中興唐朝霸業。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稱帝,定國號為唐,史稱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滅亡后梁,盡取河南、山東等地,定都于洛陽。
李存勖在位期間,并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于此者”。但他沉湎于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征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怨憤、士卒離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在位三年,廟號莊宗,謚號光圣神閔孝皇帝,葬于雍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