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用給事母挽詩二十韻
[明代]:張寧
秦晉歡盟早,熊蛇吉夢全。最深姑舅愛,兼為族人憐。
鸞鳳威儀重,蘋蘩禮數專。清真生合浦,溫瑩照藍田。
中饋烹調慣,通宵補綴便。曾陪伯鸞語,識得孟光賢。
不愧關睢什,猶疑葛藟篇。文孫初及第,令子夙超遷。
夜雨驚炊臼,悲風入斷弦。可憐黃屋誥,不到白頭年。
醫扁今為土,巫咸已上天。膏肓不可問,脩短竟難宣。
迤邐瑤池燕,招搖玉洞仙。麻姑留宿駕,王母授真詮。
恩念俱牢落,塵緣總棄捐。深情空戚戚,清淚轉涓涓。
薄奠馀三鼎,榮光賁九泉。已酬尊養愿,其奈別離牽。
魂夢應何在,音容益黯然。云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煙。
懿行新成傳,貞銘已就鐫。孤墳在何許,千里卜牛眠。
秦晉歡盟早,熊蛇吉夢全。最深姑舅愛,兼為族人憐。
鸞鳳威儀重,蘋蘩禮數專。清真生合浦,溫瑩照藍田。
中饋烹調慣,通宵補綴便。曾陪伯鸞語,識得孟光賢。
不愧關睢什,猶疑葛藟篇。文孫初及第,令子夙超遷。
夜雨驚炊臼,悲風入斷弦。可憐黃屋誥,不到白頭年。
醫扁今為土,巫鹹已上天。膏肓不可問,脩短竟難宣。
迤邐瑤池燕,招搖玉洞仙。麻姑留宿駕,王母授真詮。
恩念俱牢落,塵緣總棄捐。深情空戚戚,清淚轉涓涓。
薄奠馀三鼎,榮光賁九泉。已酬尊養願,其奈別離牽。
魂夢應何在,音容益黯然。雲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煙。
懿行新成傳,貞銘已就鐫。孤墳在何許,千裡蔔牛眠。
唐代·張寧的簡介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 張寧的詩(710篇) 〕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明代:
蘇葵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
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後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唐代:
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竇侍禦,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