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老
[宋代]:晁補(bǔ)之
神龍異凡馬,頭角要須斂。
崢嶸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剛不吐焰,已落天魔膽。
一派感慈中,無波寒湛湛。
是波本非水,無以瓦礫點(diǎn)。
低枝競聽法,草木有情感。
作解受群邪,碔砆疑琬琰。
居然身出定,面目本來儼。
而我久塵勞,見之良內(nèi)慊。
周侯老詞句,太華聳而黯。
自說少苦心,修涂肆窮覽。
李侯遺世事,不琢元無玷。
文采麗春葩,百牘交千槧。
顧慚土炭嗜,畏疾非羞儉。
望不見水端,譬河還少貶。
請(qǐng)佩伯陽言,吾非勇于敢。
神龍異凡馬,頭角要須斂。
崢嶸法雲(yún)窟,跳出有家範(fàn)。
金剛不吐焰,已落天魔膽。
一派感慈中,無波寒湛湛。
是波本非水,無以瓦礫點(diǎn)。
低枝競聽法,草木有情感。
作解受群邪,碔砆疑琬琰。
居然身出定,面目本來儼。
而我久塵勞,見之良內(nèi)慊。
周侯老詞句,太華聳而黯。
自說少苦心,修塗肆窮覽。
李侯遺世事,不琢元無玷。
文采麗春葩,百牘交千槧。
顧慚土炭嗜,畏疾非羞儉。
望不見水端,譬河還少貶。
請(qǐng)佩伯陽言,吾非勇于敢。
唐代·晁補(bǔ)之的簡介
晁補(bǔ)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hào)歸來子,漢族,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shí)期著名文學(xué)家。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jiān)、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fēng)格近柳宗元。詩學(xué)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bǔ)之的詩(759篇) 〕
:
李商叟
百年能幾見英豪,主圣臣賢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當(dāng)國大勛勞。
百年能幾見英豪,主聖臣賢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當(dāng)國大勳勞。
宋代:
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澤居僅足不求餘,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明代:
盧龍?jiān)?/a>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zèng),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zèng),君家元沐主恩偏。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duì)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duì)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
黃金石
甕頭骨醉傷心事,再世為貓恐未真。何苦當(dāng)初持鷸蚌,坐令阿武作漁人。
甕頭骨醉傷心事,再世為貓恐未真。何苦當(dāng)初持鷸蚌,坐令阿武作漁人。
明代:
陶安
王業(yè)興家國,人才薦廟堂。風(fēng)簾留晷刻,冰鑒照毫芒。
列坐清儀肅,終篇耿論昌。愿言登用者,一一是賢良。
王業(yè)興家國,人才薦廟堂。風(fēng)簾留晷刻,冰鑒照毫芒。
列坐清儀肅,終篇耿論昌。願(yuàn)言登用者,一一是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