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始皇墓》翻譯及注釋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tái)。
譯文:秦代的那座古墓成了長滿野草的山嶺,可它那幽暗的地宮,卻是豪華壯麗的宮殿。
注釋:幽宮:幽冥界的宮殿,這里指秦始皇的陵墓,又指地下的孤獨(dú),紫臺(tái):與“紫微宮”義同,天帝的宮殿。轉(zhuǎn)指天子的宮殿。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譯文:墓頂上鑲著大珍珠,象征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墓底用水銀灌注成江湖河海。
注釋:七曜:中國古代對日(太陽)、月(太陰)與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填星)五大行星的一種總稱。河漢:天河。九泉:地下的世界。九,為極限的數(shù)字,表示“無限”之意;泉,指黃泉之國。
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
譯文:墓中有江海人豈能渡過;暗黑陰冷,永遠(yuǎn)無春的地下,絕無雁鴨飛回。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譯文:野風(fēng)吹得松樹嘩嘩作響,像是被始皇封為大夫的泰山松的哀悼聲。
注釋:松韻:風(fēng)吹松樹發(fā)出的聲音。大夫:官職名。秦始皇祭祀泰山時(shí),途中遇到大雨,遂在松樹下避雨.后來秦始皇封這棵大樹為“五大夫”(《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王維簡介
唐代·王維的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yùn)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jià)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jìn)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 王維的詩(35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