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拱北小學原來是一所普通的村辦小學,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了古老的海濱小城,拱北小學已發展成為珠海市目前最大的城區小學。1994年12月,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研中心確定拱北小學為全國第一批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試驗學校,同年被評為珠海市一級學校。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百所電教實驗學校,1997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1998年被評為廣東省健康促進學校,1999年被評為珠海市綠色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拱北小學校長陳青與珠海市香洲區教育局教研室黃達共同研究的《多媒體熟語識字法》,借助孩子在入學前已經掌握的部分詞語和句子,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支持,師生通過各種情景和豐富的形式熟讀課文,認讀文中的生字,并通過學生的自主操作、自主練習和教師的指導、測試,學會其中的生字。通過這種識字法,學生可以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小學六年的識字任務,為學生大量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拱北小學的教學樓共有六層,以高,中,低年級按次序分樓。操場的則是安排給教師居住的宿舍。操場跑到呈環形,總長200米,跑道前后都設有籃球場,跑道中央是塑料草坪的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