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苑學校是一所由深圳市、南山區兩級政府投資近1億元興建、由南山區教育局主管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學校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塘朗山下、大型社區桃源村內,總占地面積356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300平方米。設計規模為中小學48個班,在校學生2200人。學區范圍為西起龍珠七路,東至安托山,北起塘朗山,南至廣深高速。
學校建筑造型典雅、氣勢宏偉,美觀大氣,環境清新優美。擁有高標準、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體育設施和生活設施。圖書閱覽館、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綜合電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科學探究室、學術報告廳、大型室內體育館及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塑膠跑道等一應俱全,所有教室均配備國際一流水平的多媒體設備。
學校秉承“愛崗敬業、立德樹人、關愛學生”的教師職業精神,以培養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的現代人為目標,用“愛心、細心、耐心”教育每位學生,精心打造人文校園、書香校園、綠色校園與和諧校園。
學校于2010年9月1日正式落成并順利開學,現有36個教學班,120名教職工,1500余名學生。
南山區桃苑學校現已更名為“深圳大學城南山桃苑實驗學校”。學校坐落于南山區桃源片區,背靠塘朗山公園,2010年9月建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占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目前有3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98人,教工112人。2014年學校成為南山區教育局重點打造的南山北部片區三所品牌學校之一。學校建設標準高,設施齊全,各種功能室裝備一流,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與保證。學校教師隊伍學歷100%達標,擁有碩士學位23人,高級教師17人,特級教師2人。學校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勤奮奉獻,銳意進取,率先垂范,在群眾中有較高的聲望。建校以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在學校發展定位上,堅持德育為先,均衡發展,特色發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朵花都綻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長發展。為此,學校積極在外語教學與教育國際化、國學及傳統文化教育、綜合實踐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體育藝術教育及學生素養提升、中小學教學的有效銜接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經過幾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以下鮮明的特色:德育工作中,結合國學教育,促進學生道德價值觀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教學工作中,圍繞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形成“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特色;課程建設方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體系。
學校成為南山北部片區學校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學校以“國學”教育為突破口,形成傳統道德與現代公民教育相結合的特色德育。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學生的道德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德育工作中,除學科滲透外,德育部門、語文學科緊緊圍繞中華傳統教育,將學生的文明禮儀培養與國學教育結合起來,以德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及道德價值觀的形成。例如,學校圍繞《弟子規》、《中華傳統德育故事》及經典古詩文學習,采取“讀”、“思”、“行”三個層次的學習、反思和踐行的方法,通過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的朗讀比賽,書法、手抄報比賽、讀后感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傳統價值觀的內化。同時,以此為契機,結合身邊的優秀學生典型,開展美德少年評比,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知行合一,重視德育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走進現實生活,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敬老院、走進110指揮中心、走進烈士陵園、走進社區,促進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公民的責任意識;以自主管理為抓手,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在課堂表現、課間紀律、文明用餐,出入校門等,每周開展優秀學習小組、綜合素質優秀學生及優秀班級評選,引導學生形成文明習慣。
實踐證明,國學教育在我校的德育實踐中促進了學生中華傳統美德與現代公民的責任意識的形成,使我校中小學生形成了文明、守紀、活潑、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學校已形成“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特色。學校針對片區學生基礎較弱,學習習慣較差的實際,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作為重點,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為此,一方面抓學生的預習、展示、反饋等學習過程,一方面抓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合作意識培養,促進學生課堂學習常規的及課堂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在課堂教學中,以“展示”為抓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在展示形式上,除口頭展示外,特別重視手寫白板與電子白板的書面展示,使人人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新的活力。在歷次的片區合作體、家長開放日等課堂展示活動中獲得了上級領導、兄弟學校同行及廣大家長的高度評價。為了給教學提供堅實的保障,學校還狠抓校本培訓工作,圍繞師德師風及技能提升下功夫,緊緊圍繞“自主學習”的落實,每學期,通過集體教研、教學展示、師徒結對、班主任比武等,促進教師技能的全面提升學校的小組合作學習在片區五所學校介紹了經驗,學校“促進教學觀念深度變革”的工作思路也在區內進行了專題介紹,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作為九年一貫制學校,目前我們正在探索在小學高年段,允許特別優秀的學生在不違反學籍管理政策的前提下,在校內跳級;利用現有教材,開展小學與初中課程優化的嘗試,把初一年級部分教學內容下到小六年級上,為特長學生超前發展提供條件。
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學業質量的穩步提升,在今年的區內學校教學質量抽測中,我校在片區各校中穩居前列。初步形成了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校本課程體系。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結合學校實際,著力培育學生喜愛的各類學科拓展、綜合實踐及體、藝類校本課程,建立了特長生輔導機制,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及審美能力、健康意識的提升。例如,體育方面,開設了女子軟式壘球、羽毛球、籃球、武術校本課程;音樂方面,開展了合唱、口風琴、舞蹈校本課程,美術學科在國畫、兒童版畫等方面開設了校本課程。此外,在軟硬筆書法、手工等方面也開設了多門校本課程。
實踐證明,我校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學校還在每年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節、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等傳統“四節”活動。除了體育課外,學校每天下午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已成為我校的亮麗風景。學校的女子軟式壘球隊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學校也被國家棒壘球協會授予女子軟式壘球特色學校。
四年來,我校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近百項。例如,學生參加深圳市“我的中國夢”主題征文比賽多人獲一等獎,在“我們的節日•深圳市中學生經典詩文誦讀大賽”中,我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節目獲深圳市二等獎,多名學生獲深圳市小學生硬筆書法一等獎;一年級王銳霖小朋友,多次參與了深圳電視臺節目的錄制工作……我校教師也取得了優異成績,有數十人先后在省、市、區等各級比賽中獲得大獎。例如在省、市教具比賽中,有三人次獲獎,在市教師教學比賽中有兩人次獲得二、三等獎,在南山區語文教師優秀課比賽一人獲特等獎,兩人次獲一等獎,在南山區各學科錄像課比賽、教師命題、說題能力大賽、說課比賽、教學設計比賽、綜合素質比賽中多人獲得一、二等獎。此外,我校還承辦了南山區語文、英語、科學、音樂、美術等區級教學比賽或教學觀摩活動的組織工作。在教育科研方面,我校主持的廣東省重點德育課題《網絡環境下的校本班主任培訓》已結題。南山區泛在學習實驗學校《以信息化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等課題研究正順利進行。
2010-2011、2012-2013學年度,學校被評為南山區教育局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