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較古老、較長的廊橋。彩虹橋的魅力,不僅在于橋體與青山、碧水、古村、驛道的*結合,而且更重要的體現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學合理的選擇了建橋的地理位置——建在較寬的河面上;分解洪水沖擊力的半船形橋墩設計;根據洪水主流速橋墩之間的差異分布;條石砌法的緊密牢固;橋面設計理念的長遠、實用,易于后人維修,充分體現越簡單實用的工藝越容易傳承、延續的哲學思想。歷經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樸、厚重、積淀感強。彩虹橋與登云橋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連接,解讀了古徽州橋文化的精髓:祈盼吉祥、發達。人生佳境,無論讀書、做官、行商……登青云,踏上一道吉祥、美麗的彩虹,飛黃騰達,何等風光、瀟灑、光宗耀祖。兩橋橋名的巧妙組合,正是古人對子孫后代的祝愿、祈盼。橋下的一池碧水,因篆刻流派鼻祖文彭與何震泛舟于此,見這里秀美風光,文彭欣然在臨水石壁上題刻“小西湖”而得名。上千年的水碓作坊,依然演示著古人利用水能帶動水車舂米、磨粉。一道簡單不起眼的石壩,幾百年來保護彩虹橋周邊的生態環境,被譽為“生態保護神”……彩虹橋是文化與生態、動與靜、休閑與娛樂相結合的一個風景區。有厚重的橋文化,歷史古跡及古人留存的生產工具,又有生態較好的自然環境,是頗具婺源特色的高品位文化與生態旅游區。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秀峰摩崖石刻
星子秀峰石刻,大多出自歷史名家之手,既有帝王康熙、雍正的手跡,亦有學士重臣黃庭堅、朱熹的墨寶,有風流才子李白的不朽詩句,被專家學者稱之為“江南書法藝術的寶庫”,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書法研究價值,是我國現存的一處不可多得的摩崖石刻群。...
-
博陽河
博陽河,(屬鄱陽湖水系),博陽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的縣域干流,發源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南義鎮湖炎洞,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全長93公里,境內79.7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車橋水、金帶河、小頭水、廟前港、徐山水等...
-
中華百家姓始祖文化園
《中華百家姓》始祖文化園,位于廬山山南星子縣溫泉鎮通書院村,背靠廬山,緊臨鄱陽湖,風景秀美。姓氏文化是古老、博大的民俗文化。我國姓氏文化的確定形成在西周時期。除有少數補充外,近三千年來基本保持原生態,足以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天長地久。...
-
三疊泉
三疊泉又名三級泉、水簾泉,位于江西省著名風景區廬山風景區中。古人稱“匡廬瀑布,首推三疊”,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澗水匯合,從大月山流出,經過五老峰背,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故名。 立于泉下盤石向...